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碳排放数量上升,导致气温越来越高。反观全球自工业化以来的温度变化,会发现短短一百多年已经上升了1.2摄氏度。
如果不再严格控制碳排放,那么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
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就是为了降低碳排放,让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这个目标下,氢能源作为干净、高效的替代能源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投资市场中,氢能源概念股因其创新技术和政府支持而成为炙手可热的选择。这些公司通过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氢储存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能源产业的未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氢能源概念股的市场现况,分析其投资价值与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投资参考。
氢能源概念股是什么?
氢能源概念股归属于氢能源产业链,具体包括业务涉足氢能源生产、储运、以及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上市公司。这类股票因应对干净能源的追求而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于此类股票,意味着把握低碳经济的先机,接下来具体展开介绍氢能源概念股趋势分析:
从氢能源概念股整体走势来看,今年指数的高点出现在7月末8月初和9月中旬,从9月之后便持续回落至今。
如果再来对比原油的走势,发现两者的走势节奏基本一致,只是原油受到地缘政治(OPEC减产、巴以冲突等)的影响,上涨的时候涨的更多一些,下跌的时候又跌得少一些。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氢能源也是能源之一,而全球能源定价的锚就是原油。当原油价格高的时候氢能源对原油替代的紧迫性就会上升,政策会更加扶持氢能源企业,相应的概念股利润也存在改善预期,所以就有了投资者看到的相关性。
为了搞清楚的氢能源概念股的投资价值,我们先来看看行业资讯和政策。
氢能源市场及氢概念股最新资讯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50 净零碳排报告;指出,若要达成净零碳排,2050 年全球氢气需求量预估需达5.3亿吨。
在政策层面,目前全球已有17国对氢能发展提出完整策略。
中国 | 美国 | 欧洲 | 日本 | 韩国 | |
发展现状 |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1.27万辆 |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1.50万辆 | 固定燃料电池装机量190MW(2021年底) |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0.82万辆,丰田Mirai累计销量2.19万辆 |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94万辆,现代NEXO累计销量3.24万辆(2022年11月) |
加氢站在营数245座 | 加氢站在营数54座 | 加氢站在营数173座 | 加氢站在营数164座 | 加氢站在营数168座 | |
电解槽累计装机量200WM | 固定燃料电池装机量550WM | 电解槽累计装机量170WM | 固定燃料电池装机量300WM | 固定燃料电池装机量18WM |
中国 | 美国 | 欧洲 | 日本 | 韩国 | |
战略目标 | 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 2030年:形成较完备的氢能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 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
到2025,2030年分别建成200座,1000座加氢站。 加速重型车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实现与传统燃油发动机相关的经济性。 |
20202024年:电解槽装机量6GW,可再生氢能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2025-2030年:电解槽装机量;40 GW;可再生氢能年产量达1000万吨。 2030-2050年:氢能在能源密集产业大规模应用,氢能在能源结构中占比12%-14%。 |
2030年:氢气供应能力30万吨/年;建成加氢站900座;推广燃料电池轿车80万辆;家用热电联供燃料电池系统普及率10%。 2050年:氢气供应能力500-1000万吨/年;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家用热电连供燃料电池系统全面替代。 |
204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增至620万辆;加氢站增至1200个。 |
拓展: 在氢能应用实践层面,今年9月,西门子交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成功完成氢能列车Mireo Plus H首次试运行,该车将奥格斯堡至弗森和奥格斯堡至佩森贝格之间提供客运服务。
Mireo Plus H配备了两个车顶安装的燃料电池和一个锂离子电池。氢能供应系统与电力驱动相结合,提供1.7MW的牵引功率,加速度可达1.1m/s2,最高时速可达160km/h。该列车单罐氢燃料续航里程为1000-1200公里,加氢仅需15分钟。 |
那么这些氢能是怎么来的?搞清楚产业链有助于我们发掘氢能源概念股的价值链和投资机会。
氢能源产业链有哪些?
上游制氢
根据现有制氢工艺,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氢:灰氢、蓝氢(蓝绿氢)和绿氢。
灰氢通过化石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制取,制氢过程中碳排放最高。
蓝氢则是以化石能源为制氢来源,辅以二氧化碳副产品捕获,生产灰氢的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S)等先进技术捕获温室气体。这种生产方式使得整体的碳排放有所降低。
绿氢则是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通过电解工序制取的氢气,其碳排放可以达到净零,被称为零碳氢气。
未来绿氢在氢能的占比将大幅上行,预计从2020年占比0.04%上升到2050年的61%。所以我们认为氢能源行业上游的投资机会主要在绿氢制备相关领域。
中游储运
氢能的存储方面,如果大规模存储,那么利用盐洞/岩洞进行存储,再配合管网运输是最佳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高、成本低,但问题是盐洞/岩洞并非世界各处都有,受到自然条件制约。
氢能的运输方面,主要运输方式有三种:高压气氢、低温液氢、管道运输,其中高压气氢运输是当前主流的运输方式。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链接数据,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这氢能的储运成本。
2022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总销售突破2万辆的关卡,较2021年同比增长33%。销售区域以中国、德国、韩国的增长显著,相应地,加氢站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
下游应用
氫能的下游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交通、工业制造、发电、储能等,其中交通可能是氢能应用领域未来增长最大的领域。
从上述氢能产业链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定位投资逻辑主要在上游绿氢制造板块和下游的交通运输板块,这两个板块相对其他板块来说具有更强的增长逻辑和增长空间。
氢能源概念股值得投资吗?
我们从两个层面来分析氢能源概念股是否值得投资。
从宏观层面,当前正处在各国氢能源政策落地阶段,绿氢的上游投资增速较高。可再生能源投资为未来电解生产绿氢提供更廉价的电力,而有了更廉价的绿氢,其下游的产业链才能更快地发展。
过去三年光能和风力投资为氢能发展提供了更加廉价的电力,因此有利于氢能源的发展。
从微观上来看,目前氢能源发展政策是明确的,因此氢概念股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短期我们看到原油价格的回落产生一定的利空因素。因为氢能毕竟也是原油的替代能源之一,当原油价格回落,氢能的替代紧迫性就会下降,所以间接对氢概念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氢能源概念股值得投资,最佳入场点预期在原油价格企稳之时。
该如何高效投资氢能源概念股?
对氢能行业前景和入场条件有一个把握之后,我们来看看有哪些2023年氢能概念股是否值得投资,如何高效得去投资。
接下来我们介绍氢能源概念股主要的美股和台股龙头:它们分别是Bloom Energy和中兴电。
公司从事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的制造和安装。其产品Bloom Energy Server通过电化学过程将天然气、沼气、氢气等转化为电能。该公司于 2001 年 1 月 18 日创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约瑟。
2014年透过购并美国H2PT,2016年并购了加拿大巴拉德定置型燃料电池部门,借以取得燃料电池的专利及门票。中兴电目前正朝向Bloom Energy的经营模式前进。
,投资者还可以选择氢能ETF来间接投资氢能源概念股。它们分别是:Global X-氢 ETF(HYDR)和Direxion-氢 ETF(HJEN)。
氢ETF主要投资涉及氢气生产/储存/运输以及相关设备技术(氢燃料电池、电解槽)的企业,横跨美国、欧洲、日本的工业与原材料类股。
它们的最新持仓情况如下: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与个股或者投资氢ETF来获得整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回报。
本文我们介绍了发展氢能源政策和产业链。从投资角度,我们认为应该关注绿氢的基础设施搭建完备之后带来的氢能概念股投资机会,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绿氢的制造、储运、销售和终端应用环节。并且通过氢ETF能高效地获取该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的收益。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和信息仅供一般性信息目的,并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或专业意见。读者在使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时,应自行对其进行进一步核实和判断,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意见。
尽管我们努力确保本网站上的信息准确、全面和及时,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我们不承担因使用本网站上的信息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本网站可能包含指向第三方网站的链接。这些链接仅为方便读者提供,并不代表我们对该等网站的认可或担保。我们对第三方网站的内容、隐私政策或任何其他方面不承担责任。
外汇、金融和投资市场具有风险,读者在进行相关交易前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谨慎决策。本网站上的任何外汇、金融和投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对于因依赖本网站上的信息进行的交易行为所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我们概不负责。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相关:无相关信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